image-new-aeroplan-card

又很久没有冒泡了,好积友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糟心事儿少一点,然后想飞哪儿飞哪儿。今天这篇文章其实想写有一段时间了,从11月初加航发布新的常旅客计划后,好积友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并使用了全新的Aeroplan方方面面,发现虽然加航积分贬值了,但是也给普通常旅客带来了很多益处。好积友个人认为加航的新Aeroplan常旅客计划,应该是目前所有好积友使用的常旅客计划中,在”温馨升级“以后最好的常旅客计划了。本文大概聊一下究竟为什么加拿大航空的Aeroplan常旅客计划是市场上对其普通常旅客最好的计划了。

什么是好的常旅客忠诚计划

一个好的常旅客计划,应该是从两个角度出发:一个是消费者角度,也就是你我他。另外一个则是从航空公司,毕竟如果对消费者太好,但是对公司的发展和收益没有帮助的话,那么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沮丧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从双方的角度出发,来看看什么是好的常旅客忠诚计划。

从常旅客和消费者角度

对于什么是一个好的常旅客计划,可以说是众口难调。对积分感兴趣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不管是兑换机票、加油卡还是升舱;而对积分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会觉得浪费这点功夫去了解航司的常旅客计划还不如去多赚点钱。所以这里只能概括的说一下什么常旅客计划对消费者来说是好的。

因为每个人的旅行方式和需求不同,可能对航司的常客计划都有自身的期望。比如有些人希望用很少的积分换到自己需要的机票,或者很容易积累到很多的积分等等。有些不经常旅行的人,希望自己每年飞行一次长途去看Grandma累计的里程点数可以干点什么,而不会过期。

总体来说,一个好的常旅客计划既能让乘客在满足其刚需出行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收益,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心理上的。这个所谓的收益一定是大于那些把机票价格作为唯一考量的乘客所节省的成本。写完这句话感觉有点绕,所以详细解释一下:

民用航空业发展到现在,只要你居住在全世界任何一个相对发达的国家和一个人口不低的城市,那么很有可能你会有不少航司可以载你到你需要去的地方,只不过机票价格、转机次数,Perceived 航班体验好坏,或者航班出发到达的时间的区别罢了。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这几个纬度给每个客人画像,虽然这个画像并没有经过任何严谨的调研,而是基于好积友过去接触到的不同读者的反馈而归类得来的结果。特别要说一点这个Perceived 航班体验,就是每个人主观上对某家航司的印象。每个人对服务的要求和期望都不一样,所以以某一次旅行或者某一个大V对某个航班的吐槽来评价一个航司是不公平的。但是,某些大V或者KOL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评测方式是不具有参考价值的。

参考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四个维度,不同的乘客可能对这四个维度的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大概可以很好的介绍上面那句“这个所谓的收益一定是大于那些把机票价格作为唯一考量的乘客所节省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维度是没有考虑常旅客计划价值作为前提的。在机票价格日趋透明,各家航司和在线旅行平台的残酷竞争下,常旅客计划本身作为一个超越了航司自身经营范畴的一套系统,在民用航空竞争激烈的国家,对航司的盈利能力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很多普通消费者作为选择出行航司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刨除感性的因素,一个好的常旅客计划是那些在某家固定的航司消费了一定金额以后,从航司那里得到的利益可以不仅满足消费者的期望,还可以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和消费者最“搭”的那家航司,简而言之就是所谓的投资回报(ROI)和这个投资过程的体验都能满足消费者的理性和感性的需求。

好积友角度

上面聊了一个非常基本的,非常宽泛的,关于什么常旅客计划最符合消费者的出发角度。因为每个人的出行需求和对投资回报的期望,已经性格都不大一样,所以这里聊一下好积友所认为的一个好的常客计划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能给各位积友带来一些启发。

因为base在加拿大,多数出行需求是洲际间的,比如北美到亚洲、欧洲、和南美洲,所以对于好积友来说,除了加拿大本土的加拿大航空和西捷航空以外,还有美国的三大航空,再加上众多欧洲和亚洲航司。再加上对各种积分计划都有所了解,所以对于好积友来说,除了积分换航班的价格和获得积分的成本外,一个常旅客计划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提前确定升舱(非运营性升舱 operational upgrade),其他的联盟类权益其实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含金量并不是很高。

至于其他的,诸如航司的体验,出行时间,转机次数,都比较佛系。然后对于价格来说,可以高价时“抛”积分,低价时”吸“机票的方式来控制实际的现金支出。上面提到积分换航班的价格和获得积分的成本这一点,在正常情况下,因为联名信用卡,你所base国家的航司的积分应该是最好赚的,但是在北美,赚分途径千万条,安全就一条。所以这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就没有那么的大了,所有主要航司在这里可以默认为一致的。

但就升舱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的获得了。一般来说,不管是什么联盟,航司会优先考虑自己的精英会员。假设你是寰宇一家美国航空的绿宝石乘客,在搭乘国泰或者英国航空的时候,你也不一定能比马可波罗或者BEC的中级会员的升舱几率高,即便规则是绿宝石会员有优先权。

所以如果你像好积友一样,经常进行洲际旅行(没有疫情的时候),那么你就需要考虑你对哪一家航司的软硬件产品比较满意,然后愿意“投资”这家航司的常旅客计划。然后混成了中高级会员以后,你就可以享受你的“投资回报“了。

从航空公司角度

也许有人会说,航司搞常旅客计划不就是为了赚钱么? 对的,这样说一点都没有错。但是怎么能事半功倍的赚钱呢?这就是常旅客计划的由来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多个国家让民用航空业完全市场化运营,然后大航司的高级管理层发现,一味的打价格战,虽然可以把那些低成本竞争对手干掉,但是有失民用航空业旗舰们的武德。美国航空在1981年推出了第一个常旅客计划,使用飞行里程兑换免费机票的“噱头”来换取消费者的忠诚度,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紧接着美联航,英国航空等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忠诚计划。

40年后,现在的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已经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的忠诚度计划了,因为航司不光发里程给搭乘自己航班的乘客,也会卖给各个需要“外包”忠诚计划的银行、公司等等。根据十年前的数据,美国航空公司的Aadvantage常客计划有超过1000多家的商业伙伴。也就是说,有1000多家各种商业机构在向美国航空采购里程,貌似有很多超小国家的商业银行都没有1000家合作公司吧?

航司常旅客计划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的飞行多少给多少里程的商业模式也越发的不能适应航司的盈利需求了,因为机票的价格浮动很大,积分的价值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且贬值周期较长,一不小心就会被通货膨胀给割一波韭菜。所以航司只能从赚积分这个源头开始做文章,同一班飞机,不同的机票,甚至不同的会员等级,可以获得的积分差距越来越大,且晦涩难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简直如天书一般。

同时,从记账的角度来说,航司发行了多少的里程,就代表账面上有多少的liability,所以如何能快速的让会员快速的用掉积分,也是航司懂了很多脑筋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儿也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认为航司是不希望会员去使用积分的,或者等到贬值了使用或者等到过期了在使用。现在很多国家都有法律,规定航司的积分是不能过期的,不管这个航司在哪个国家,只要它的会员居住在,且这家航司有前往这个国家的航班,那么它是需要遵守这个国家的相关法律的。当然,至于被过期积分的会员是不是要去小额法庭状告航司,就是另外一篇文章需要探讨的问题了。

总之,从航司角度出发,如何能把积分买得贵点,然后使用积分的时候“便宜”点,但又让会员欲罢不能,就是现在航司对于常旅客计划的最大期望了。

信用卡公司

其实一开始没想写信用卡公司,但因为实在绕不开,就简单说一下。上面有提到很多公司会向航司购买积分,其中最大的客户就是信用卡公司了。几乎每家航空公司都会和一家或者很多家银行有各种各样的合作。

然后,为了能吸引持卡人更多的使用信用卡,在开信用卡,消费特定商家的时候,信用卡公司还会很大方的给予持卡人很多的额外积分奖励。当然银行在这整个过程里,只是一个低买高卖的中间人而已。只要航空公司不破产,他们并不会十分在意航司的盈利情况,和持卡人的积分余额。

信用卡公司对航司常客计划的“危害”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潜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靠着日常消费,且不居住在航司的所在国,但也可以积累几百万的航空里程。而且没有花一毛钱在持有积分的航司的航班上,就可以轻松的兑换航司的两舱产品。这样的恶果就是:积分兑换的免费航班越来约难兑换到,航司的忠诚的乘客怨声载道,并且逐渐开始对航司的常客计划产生无用的印象,从而回到以机票价格和旅行时间为导向的购票原则。

案例分析 – 加拿大航空新常客计划的“成功之路”

加航AEROPLAN常旅客计划的前世今生

在开始扯为什么加拿大航空的全新的常旅客计划为啥成功之前,先来介绍一点背景信息。加拿大航空过去二十年在行业内部“创新”操作不断。2003-2004年因为破产保护,然后旗下诸如飞机维护公司,直线航班公司Jazz,还有常旅客部门Aeroplan都被分割为独立公司。2008年Aeroplan正式在蒙特利尔成为一家独立的Corporation,然后还顺便收购了几家欧美的常客计划,比如英国的Nectar

2012年9月,加航在Aeroplan的基础上推出了加航Altitude的常旅客计划,主要是用来区分精英等级等星空联盟以及自家航司旅行的相关权益的辅助计划。而会员还是使用Aeroplan作为积分积累和积分兑换的核心计划。

2018年,加航正式宣布不会和Aeroplan的母公司Aimia续约,最终逼迫Aimia出售整个Aeroplan计划给加航。本站在2018年好像写了不少文章,大家可以去搜索看看。

2020年11月,加航正式推出了合并以后的常旅客计划,确实还不错。

分以致用

首先,新的计划让会员有更多在加航使用积分的机会。目前,大家可以使用积分去兑换机内无线上网,对于只有几千或者一万来分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deal。如果分多还可以用来竞拍升舱产品,虽然不是很推荐。相信将来有更多的加航额外服务可以使用积分来兑换。

所有精英会员和信用卡持卡人都有甜头

对于有加航精英等级的会员和高级信用卡的会员、好积友来说,新的program有一个王炸功能,就是好积友最在乎的升舱权益和积分兑换权益。

精英会员和信用卡持卡人

首先,如果你持有加航的中级或者高级($149/$499)的信用卡,你在搜索积分票的时候,会比没有精英等级、且没有中高级信用卡的会员搜出来的积分票所需要的积分低。如果你既是精英会员,又持有中高级信用卡的话,理论上的搜出来的积分票所需积分还会更低,但是现在缺乏足够的sample size去做对比,然后加航的积分兑换系统还在调试,虽然有不少的机会,但也不好做对比。下图可以看到,在Aeroplan的会员页面上,在等级的基础上,还标明了此会员是否为信用卡客户。

上面说过,信用卡的积分大户会对航司的利润造成影响,因为很多航司除了本国金融机构外,还和不少国外的金融机构有所合作。所以这里说到的信用卡持卡人主要为航司本国信用卡持卡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来加航这次推出的新计划是做了比较广泛的市场调研,而且设计新计划的员工是真正拥有航司常旅客计划的工作经验。他们甚至知道,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对航司精英等级痴迷的会员,如何能让全家人都支持他/她这个比较昂贵的爱好呢?

那当然是共享这个高级会员的权益了。

新的Aeroplan推出了一个新的权益,叫做Status Pass,不同等级的会员可以获得不同数量的pass,然后给予会员的家庭成员或者朋友。本来,所有会员的家庭成员或者朋友,需要在和会员一起旅行的时候才能享受这些权益。现在有了Status Pass,以后,他们自己旅行的时候也可以享受家里这名高级会员的权益了。下图大概介绍了Status Pass都包含了哪些权益:

加航的Status Pass详情

几乎完美的升舱系统

最后来说一下,为什么好积友认为加拿大航空新的Aeroplan的升舱系统近乎完美。之前,加航有一套系统叫做eUpgrade Credits,根据不同的会员等级和现金购买的机票子舱位,精英会员需要付出不等的eUpgrade Credits,并且还可能需要支付550加币到750加币不等的额外费用来申请从经济舱升级到到高端经济舱或公务舱。

新的Aeroplan系统的积分兑换系统和加航的现金机票销售系统完全整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现在可以使用积分兑换Standard, Flex, Latitude的经济舱机票了。如果你有eUp不知道怎么使用的话,你现在可以通过积分兑换Latitude经济舱机票,然后使用eUp升级到公务舱。经过好积友的测试,只要有位置,可以实时确认升级到公务舱。这样一来,所有非Super Elite会员的eUp就变废为宝了。

在通过其他渠道赚取积分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只需要达到足够eUp Credit的精英等级,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投资回报”最大化。

反薅不忠诚的积分大户的羊毛

这个从很多非加拿大博主对加拿大航空新Aeroplan计划的反应就能看出来。因为如果你不是加航的精英会员,同时又不持有加拿大银行或者即将美国银行的加航联名卡的话,你在使用加航积分兑换机票的时候,会高很多。不得不说,加航这一招实在是高。

好积友关注常旅客计划积分的过去几年来看,这是唯一一次,航司推出了新的计划,不完全是坏消息。并且也是第一个航司,能真正为所有等级的精英会员提供价值,而不只是把关注点放在最高等级的会员身上。虽然加航最高等级的精英会员的服务也要比美国那三大航司要好很多。这个就等到下一次在说吧。